华为回应P10闪存差异:流畅不是单一部件决定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香江六月,天地若炉。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匡盛一行,为迎接第15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学员圆满结业,于7月18日下午抵港,不避酷暑,开启深化内地与香港的道谊之旅。
为感谢中国道教协会对香港道教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在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世界道教联合会副理事长梁德华道长的带领下,香港道教界于7月18日下午欢聚一堂,简单而庄重地欢迎匡盛一行访港。茶间梁主席向匡秘书长一行介绍道教联会同仁,并简要回顾了15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项目,对秘书长一行访港表达诚挚欢迎。匡盛对香港道教联合会、蓬瀛仙馆,尤其是梁德华主席、林赤有副理事长及全体同仁对研修班的鼎力支持致以崇高敬意;并衷心感谢黎志添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引领,为学员启迪智慧、深化道脉传承。同时倡议,内地与香港道教界继续携手,传道法薪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两地道谊,共同促进道教事业健康传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了解香港道教事业的发展,深化两地道教事业交流互鉴,7月19日上午匡盛一行前往长沙湾香港道教联合会总部参访交流。梁德华主席携道联会宫观代表参加交流,在介绍香港道教联合会发展历史时强调,道联会已成立58年,回溯创会历程,复杂而艰难;一路走来,各宫观始终同心戮力,克服困难,先后两次购置会址,才得以成就今日基业。
梁主席还表示,“前传后教”是道联会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我们铭记前四届会长披荆斩棘、开拓香江道教事业的努力,作为现任主席,我已服务道联会十余年,继续前贤开创的兴学育才、弘道利生、宣扬中华文化事业;如今,道联会已有九十九个团体会员单位,占全港道堂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宫观道堂,其历史长者逾百年或七、八十年不等,它们的历史深度足以代表道教在香港的发展脉络与文化积淀;部分道联会代表,参与政府的公职,如华人庙宇委员会、立法会、区议会,为香港的稳定繁荣尽心尽力。
梁主席强调,道联会在香港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自道联会成立以来,我们即以香港六大宗教领袖座谈会成员之一的身份,每年出席座谈会和新春团拜,携手推动香港社会公益事业;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去年道联会成功举办了道教与基督宗教国际论坛,这开创了香港开埠以来跨宗教深度座谈的先河;我们将六宗教领袖座谈会成果和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宗教对话内容精心编辑成册,赠送秘书长以供存阅和指导。
匡盛在交流中表示,踏上香港这片热土,适逢炎炎夏日,更感受到香港道教界的热情,欣喜于与老友重逢,更庆幸结识了诸多新朋友;此行也让我目睹了香港道教的蓬勃发展,令人振奋。匡盛盛赞,道联会多年来坚定爱国爱港爱教,贡献卓著;在弘道利生的事业上,声名卓著、硕果累累;特别是在推动道教海外传播方面,成绩斐然——无论是活跃于海内外的道乐团,还是意义深远的道经翻译工作,都堪称无量功德。
匡盛介绍,作为植根于中华沃土的本土宗教,道教与中华文化因缘深厚;我们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文明互鉴,让世界感受其独特魅力;不久前,内地道教界回应时代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成立了世界道教联合会,正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性平台。
匡盛强调,中国道教协会与香港道联会有着悠久的友好交流历史,我本人亦见证着这份情谊的延续与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内地道教界积极推进道教中国化,即坚持时代化、现代化方向:加强思想建设和人才培养,注重教义教规的时代化阐释,深化道风建设,坚决抵制商业化倾向。展望未来,匡盛表示,我们愿与道联会及港澳台道教界同道携手并进:深化互动交流与资源共享,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道教界的联系,共同为增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稳定繁荣和高质量发展,乃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道教界的智慧和力量。
道联会各宫观代表简要介绍了宫观特色和服务社群工作,随后匡盛一行前往啬色园黄大仙祠调研交流,受到港啬色园黄大仙祠黎泽森主席和监院李耀辉道长的热情接待。
黎泽森致辞时表示,啬色园除了发展各项善业及宗教工作外,更肩负传承“黄大仙信俗”文化工作,向大众推广“黄大仙信俗”文化。啬色园黄大仙祠李耀辉监院自加入啬色园以来,一直视弘扬“黄大仙信俗”为重任,今年更获选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黎主席亦预告啬色园将于8月23日与大公文汇集团联合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祈福和平大法会”,将与一众官员及社团领导一同缅怀抗战英雄的光辉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加强公众对国家历史的认知与尊重。同时透过庄严的大法会,为世界祈福,传递“以史为鉴、珍视和平”。
李耀辉致辞中介绍,啬色园不只宣道弘法、发展各项善业,透过举办不同文化活动,让大众认识“黄大仙信俗”文化,实践黄大仙师“普济劝善”的精神。同时,啬色园亦展现爱国爱港精神,特意于2022年在黄大仙祠内建造升旗台,成为香港首间建有升旗台的主要宗教场所。未来,更希望可以于国内各个省设立“黄大仙祠及文化中心”,让国内同胞认识“黄大仙信俗”文化,了解黄大仙师信仰不只是烧香祈福,其核心价值是以“普济劝善”为精神,以善心行善。
匡盛对黄大仙祠的弘化工作和公益事业深表赞叹,并强调爱国爱港爱教是黄大仙祠的事业底色,希望未来继续为香港的稳定繁荣,乃至国家的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在李耀辉及黄大仙祠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匡盛一行详细参观了黄大仙祠的特色建筑,并考察了场所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国道教协会专委会办公室陈其楠、国际部谢飞随同参访。(香港道教联合会供稿、大公网撰文)
相关文章